温州在线 > 时事 > 经济 > 正文

支付牌照买卖江湖 移动支付牌照转让

2018-03-18 09:03 出处 证券日报

  支付牌照买卖江湖:网传第三方移动支付牌照转让价格8.7亿元,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牌照期限在2021年以前,转让方出售转让100%股权。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从此前的业内成交情况来看,上述转让价格并非高得离谱。

  “一张包含5项业务的牌照,最高叫价可达30亿元,公允价格至少也在12亿元以上。无论是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卡支付,亦或是银行收单业务,只要业务覆盖全国,单项业务牌照就可高达7亿元,公允价值在4亿元以上。当然,单纯牌照价格并不值那么多钱,支付牌照本身自带业务和市场的将更值钱。”网贷天眼研究员郑常怀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支付水平领先全球震惊海内外,在这种背景下,代表着“通行证”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上涨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根据央行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亿笔,金额达5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和87%。2017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00万亿元。

  “长得太快,价格太高,小企业对于买牌照根本想都不敢去想”,一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感叹曾想出手,但在一直猛涨的价格让他望而却步。

  稀缺性凸显

  牌照价格两年涨八成

  2016年8月份,央行明确表示在“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支付机构”,牌照稀缺性进一步凸显。

  2018年年初,央行公布了第五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续展结果,其中21家机构顺利续期,又有4家支付机构未获续展。至此,经过五批支付牌照续展后,央行总共已注销28张支付牌照,支付牌照剩余243张。业内人士表示,针对支付机构的整顿仍在持续,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洗牌和整合将不可避免。

  在牌照收紧、罚单频出的背景下,越来越稀少的支付牌照变得炙手可热。

  据零壹财经·零壹智库统计,2016年共有14家支付公司被并购,互联网企业纷纷通过并购的方式曲线获得支付牌照,支付牌照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郑常怀根据几个收购案例给记者粗略的测算,“2016年到2018年至今,支付牌牌照价格同比增长逾八成”。

  与此同时,《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收购方多为上市公司及互联网企业。

  捷越联合创始人王晓婷表示,“这些公司相比于传统行业巨头,拥有巨大的流量和场景优势,获取牌照可以将主营业务向互联网金融衍生,支付导向其他金融业态,可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有助于打通各项业务节点,形成业务闭环。”

  而近几年上市公司对收购支付牌照也显得很热心。

  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对记者称,上市公司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央行明确表示原则上短期内不再批设新机构,所以上市公司进军支付市场只能通过收购方式来获取;其二,第三方支付牌照含金量相对较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支付习惯的改变,第三方支付牌照既可帮助上市公司减少成本压力,也可以记录大量用户消费行为数据,有较高的数据价值。

  预付卡业务成“昨日黄花”

  互联网支付最值钱

  根据2010年6月21日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分类显示,第三方支付业务主要分为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和银行卡收单三类。其中网络支付又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零壹财经分析师徐晓梅本报对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拥有支付牌照业务数量越多的支付公司价值越高,价格可以从几千万元直至几十亿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后发现,牌照价格的高低主要看它的业务范围,并不是所有的支付牌照都拥有高估值。

  “支付牌照不能一概而论,最值钱的是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受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影响,最不值钱的是固定电话支付”,有业内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外,在近年来移动支付开始兴起后,预付卡的消费体验优势不复存在,当前预付卡也正处于被移动支付逐步蚕食和替代的尴尬境地。随着监管不断趋严,预付卡市场红利已经退去,尴尬的市场处境也导致预付卡业务牌照很难具备炒作或升值的空间。

  “截止到目前,已有3家拥有预付卡业务资质的支付公司选择主动‘弃牌’退出预付卡市场,而不是被收购,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预付卡牌照在市场受追捧热度及含金量方面并不理想”,投之家CEO黄诗樵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他同时认为,“目前,拥有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业务资质的牌照较为抢手,且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资质牌照价格则相对较低。”

  徐晓梅也认为,支付牌照中最抢手的应该是“互联网支付”牌照。在互联网时代,支付作为一个平台和入口,其背后的数据和流量才是互联网企业争夺的对象。她同时指出:“相比较而言,‘预付卡发行预受理’支付业务的售价相对较低。近几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趋严,很多拥有‘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支付业务的公司被处罚,甚至注销牌照。主要原因是,预付卡违规现象比较严重。”

  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支付宝、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三者综合支付市场份额总和达到81.84%。

  “支付市场二八效应愈发明显,逐渐形成寡头垄断局面,独立发展的小型支付机构发展空间将较小,未来这些小型支付公司或可利用自身牌照优势,以股权合作的方式或其他方式与拥有充足的客户或场景资源的大型企业合作,或通过更优质的支付体验和产品创新以谋求一席之地”,王海梅称。

  “未来,支付行业必然面临洗牌,各家公司也都在业务调整,寻求新的突破点。当然,必然有部分支付机构陷入困境,而高价出售牌照也是最好的选择”,郑常怀表示。

今年以来已有10家支付公司被罚 截至目前被央行注销的牌照增加到28张

  本报记者 李冰

  2018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严监管并未松懈。

  2018年1月5日,25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迎来续展大考。央行发布的第五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显示,此轮共有21家机构顺利续期,将支付牌照有效期增加5年。而加上此次未通过续展的4家机构,截至目前被央行注销的牌照增加到28张,其中仅2017年就有19张牌照被注销。

  没有通过续展的4家机构,分别为湖南财信金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千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长沙星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合肥新思维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星联商务不仅被处以罚款,还被要求暂停业务。

  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提供给《证券日报》记者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至今,共有10家支付公司被处罚。其中,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一个月内收到两张支付罚单。这10家支付公司分别是:浙江航天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商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山东高速信联支付有限公司、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青岛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等。

  据悉,央行有关《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的要求明确指出,存在两类情形的支付机构,将会面临支付业务类型或覆盖范围被调整、甚至不予续展的问题。一类是合规意识弱、风控能力差,存在占用、挪用、借用客户备付金行为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另一类是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或支付业务发展理念不清晰,导致核准的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未实质开展过,或已连续停止2年以上。

  自2016年起,央行便加速整顿第三方支付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年,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共开出109张罚单,是2016年罚单总数的三倍,累计罚款金额约2800万元。

  进入2018年,仅在2月份春节前后,央行就已经开出了5张罚单。具体有,2月8日,青岛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被罚3万元;2月14日,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存在危害支付服务市场的违规行为,被罚款6万元。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山东高速信联支付有限公司均因违反支付结算业务规定,分别于2月22日和23日被罚款3万元和7万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从2011年4月底签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的6年多时间里,央行总计发出了271张支付牌照。2015年8月份,央行注销3张支付牌照,结束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只发不撤”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从第一批续展决定至今,央行共注销了28张支付牌照,目前市场上存量有效支付牌照为243张。

  本文“”来源:http://www.wenzhouzx.com/news/jingji/70249.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作者:记者 李冰


    • 热门内容
    • 网友热议
    • 精彩内容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隐私政策 网站地图
    温州在线WENZHOUZX.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