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9 13:34 出处 综合
12块钱就能开奔驰:正当有些人还没体验“共享单车”的火热,共享汽车时代来了,现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不少“共享汽车”,只要12块钱就能开奔驰共享汽车。
只要下载一个APP,上传身份证和驾照信息,再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就可以把车开走了,价格也不贵,有的甚至比打出租车还要便宜。
据说有些“共享汽车”,还可以像“共享单车”一样随停随取——也就是说,不用把车停到指定地点,只要不违规停车,随便停在哪儿都可以。
您可能会说,这样太好了,以后咱不用花钱买车了,就像骑“共享单车”一样 ,开“共享汽车”就是了。事实真的这样吗?
“共享汽车”来了!
北京国贸商圈,聚集着大量年轻白领,向来是潮流消费的风向标,“共享单车”在这儿就很火。
如今,有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体验“共享单车”,一种更加个性、更加时尚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车”又开始出现了。
在这条商业街的交叉路口,专属车位上停放着清一色的奔驰小汽车——“自助取还,按时付费”的招牌,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这些小车没有专人值守,和“共享单车”有点类似,只需要扫码注册,上传身份证和驾照信息,并交纳一定额度的押金,就可以通过手机自助打开车门上路行驶了,比到传统门店租车要方便不少。
就像“共享单车”刚刚出现时一样,对于这种新潮的出行方式,很多人还在观望、疑虑的时候,有不少抢先尝鲜的消费者,已经成为“共享汽车”一族了。
不少消费者都觉得,使用“共享汽车”不仅方便,而且价格比出租车还要便宜。
有的消费者把折叠电动车放在“共享汽车”后备箱里,让整个取车还车过程无缝衔接。
取还车是通过手机完成的,按照时间和里程付费,半小时起租,每小时12元,每公里1.5元。
这是奔驰戴姆勒公司,专门针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推出的“共享汽车”业务。
网点主要分布在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务区,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年轻白领和上班一族。
快到中午,用车的人还真不少,送车的人刚走没多久,取车的人又来了。
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在北京汽车摇号是个大难题,“共享汽车”成为一种很好的出行选择。
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与驾照持证人数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根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预测:
到2020年,中国驾照持证人数将达到3.55亿,而汽车保有量将仅为 1.95亿。
对于没有私家汽车的驾照持有人而言,汽车分时租赁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出行方案,让消费者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戴姆勒在北京推出“共享汽车”,目前只能提供定点取还车服务——也就是说从这里开走,用完后只能还到这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车项目,戴姆勒共享汽车主要采用的就是“随停随取”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这种模式最早2015年在重庆落地。
在重庆,戴姆勒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采取了“全面覆盖”、“随停随取”的模式——核心城区所有地面市政停车位,用户都可以免费停放“共享汽车”,实现自由流动、任意取还。
但是,中国不同城市对于停车空间的管理各有差别,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戴姆勒就采取了另外一种模式——“单点突破”、“定点取还”,重点布局热点商圈和写字楼。
目前戴姆勒已经在全国7个城市开展了共享汽车业务,投放汽车近1000辆。
通过一年的试水,让她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2017年,奔驰戴姆勒将在中国全面扩大“共享汽车”运营规模。
“共享汽车”也能随停随放?
看来戴姆勒要想把它在全球市场惯用的随停随取模式搬到中国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重庆的停车资源他能谈下来,可不见的所有的城市都能完全复制,针对不同的城市,他们采用的是自由流动和以热点商圈为站点原地取还的两种不同模式,更多的是后者。
随停随取的模式需要占用大量城市公共资源,共享单车码放都还存在问题,就更别说汽车了。怎么能让共享汽车实现随停随取,这很可能就是未来赢得市场的关键。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正尝试着突破。
在国贸附近,经常能够看到这种印有“共享”标志的汽车,记者在路边随意选择了一辆,用手机扫码进行了注册。
下载完APP之后,需要提交驾照信息,大约10分钟之后,审核顺利通过了。
和使用“共享单车”有点类似,注册完成之后,只能查看附近的车辆信息,要想开车走,还需要交纳1500元的押金。
按照说明,如果用车过程中没有违章,20天之后就可以申请退还。
终于可以动车了,我们却意外发现,这辆车当天处于尾号限行状态。
好在附近还有几辆车可供选择,记者选择了另外一辆,却被提示需要支付上一位用户的停车费,时长是3小时47分钟——按照周边停车场的收费标准,至少需要50元。
记者又重新选择了一辆,终于订车成功了,距离255米,但要求在15分钟之内开门用车
按照导航提示的路线,记者在10分钟之内,找到了预定的车辆,和使用“共享单车”一样,通过手机APP就可以一键解锁开门。
车内备有手机充电线,钥匙就挂在方向盘附近,用起来比较方便。
车内整体卫生环境保持得还算不错,没有什么异味。
副驾驶储物箱里,有车辆行驶证和加油卡,可以免费加油——值得注意的是,这张加油卡只能专车专用,单独为这一辆车加油。
终于可以出发了,虽然这辆车停放的是收费停车位,但却并没有人过来收费。
原来,为了让“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一样,可以随停随走,运营商制定了一项特殊的取还车规则:
在运营商合作的网点,用户可以免费取还车辆;
如果停放到合作网点以外的停车场,结算时需要交纳每公里5元的还车附加费,最高25元封顶。
下一位用户取车的时候,需要自行支付上一位用户的停车费,运营商会以代金券的形式返还。
这辆车小巧轻便,很适合城市拥堵路况下行驶。
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玻璃水已经用完了,并没有及时补充,没有办法清洗挡风玻璃。
为了验证“共享汽车”随停随走的便利性,还车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指定网点,而是随意开进了附近一处地下停车场。
这辆共享汽车是按照时间和里程同时收费的,起步价是15块钱,包括了30分钟使用时长,每小时16.8元,每公里1.88元。
由于赶上下班高峰路况拥堵,这一次体验我们一共用时103分钟,行驶了3.8公里,花费一共是42.71元。
共享汽车“战国时代”谁能胜出?
在位于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大型露天停车场,首汽共享汽车项目运营经理正在紧急调度车辆。
当公司新开了取还车网点,或者原有网点车辆不够用了,孙雪都要及时调派人手,加快车辆投放。这些车就马上要开进网点准备运营。
从年初到现在,首汽已经持续在北京市场投放新能源“共享汽车”近1000辆,几乎每周都有新的网点开设。
现场的新能源电动车,全部都已经上好了北京牌照。
对于北上广深等限牌城市来说,营运牌照是发展“共享汽车”的核心资源,各家运营商都在奋力争抢。
2016年,北京市一共发放了2000个新能源汽车营运牌照,首汽集团一口气就拿下了800个,全部投向了“共享汽车”。
眼下,这800辆新能源电动车,很快就要在北京市场投放完毕了。
首汽集团“共享汽车”项目,2016年2月才开始在北京正式上线,起步并不算早,但扩张速度却异常迅猛。
事实上,这800辆新能源电动车,只是首汽“共享汽车”全面扩张计划的冰山一角——继2016年向奇瑞采购4000辆新能源车之后,今年3月,首汽又和奇瑞签下了10000辆电动车的采购大单。
下午三点,这些整备好的新车,被调度到位于北京国贸桥下的停车场,这是首汽在北京最大的“共享汽车”网点。
这个桥下停车场,位于国贸商圈的核心位置,距离地铁出口不足50米,取还车辆都很方便。
在停车场门口,设有“共享单车”推荐停车点,有不少消费者骑着“共享单车”过来开“共享汽车”。
与“随停随取”的“共享单车”模式不同,首汽要求用户提前规划好线路,必须在指定网点取还车辆。
事实上,首汽大量买车的同时,也正在快速布局北京的“共享汽车”网络。
今年1月,首汽与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一举拿下了北京城区二环、三环桥下多个停车场资源。
在首汽“共享汽车”北京总部,后台大数据展示了首汽“共享汽车”网络在北京的分布情况。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魏东介绍:目前首汽在北京市170个取还车网点,1100个车位,刚好能够覆盖目前全城的基本的一个周转。
魏东计算过,要想让“共享汽车”真正在北京跑起来,这样的网络规模还远远不够,至少还需要扩大五倍。
目前,首汽共享汽车平台,全部都是新能源电动车。他们的定位就是上班族日常通勤交通工具,出行成本要低于私家车和出租车才有市场。
电动车平均一公里充电成本只有6分钱左右,是“共享汽车”最好的选择,出行成本是出租车的一半。
就像“共享单车”刚起步时一样,在最短时间内开设更多的网点,投放更多的车辆,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按照计划,今年首汽“共享汽车”将在一二线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进行全面扩张,车辆总数将超过12000台。
大量投放车辆之前,魏东都会把目标城市的地图挂到办公室里,这些贴上红旗的地方,都是首汽不惜代价要拿下的场站。
核心位置的核心场站是战略资源,必须第一时间占据,一旦形成规模,后来者很难超越,这也成为魏东他们进军共享汽车市场的杀手锏。
业内人士预计,“共享汽车”将是“共享单车”之后,一个巨大的市场风口。
罗兰贝格的市场分析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共享经济的规模大约为625亿美元,已经占到全球共享经济的33%,预计将以54%的速度增长。
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分时租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预计到2025年,中国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将保持约45%的年复合增长率。
到目前为止,包括奔驰戴姆勒(CAR2GO)、上汽集团(EVCARD)、北汽集团(绿狗出行)、首汽集团(GOFUN)、力帆集团(盼达出行),各大传统汽车厂商和运营商,依托各自车辆和网络优势,都已经推出了“共享汽车“业务。
与此同时,不少新兴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也纷纷加入了“共享汽车”的战局,试图依靠资本的力量,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共享汽车”市场中分的一杯羹。
从去年开始,有多家互联网“共享汽车”公司得到了数轮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20家公司,加入了共享汽车市场的战局。
与共享单车比起来,这是一场更高门槛的竞争,谁能在这场全新的商业大战中最终胜出呢?各家都有什么“玩法”?
本文“”来源:http://www.wenzhouzx.com/news/shehui/68528.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