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鞋业商会秘书长郑天对说:“强势品牌凭借品牌知名度、网络等优势,规模效益逐渐显现。”
不过,时至今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品牌排位战并没有尘埃落定。来自泉州某广告公司的陈先生指出,一些企业做品牌一味铺张,让经销商一欠几千万。在少数品牌的品牌优势已经显现的时候,这批不服气的企业变得很被动。
一些小品牌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陈先生说:“去年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赚的利润其实也很可观,它们的赢利状况甚至好于一些大品牌。如宝飘,走自己的专业化道路,专做增高鞋;再如‘凡得’专做PU底增高鞋。此外还有贝奇,也做得很专业。”
鞋市增长趋缓
早在2002年上半年,就曾有当地营销界人士预言:“接下来的局面会很难看。”
运动鞋市场的增长有放缓的迹象。晋江运动鞋主要集中在中低档的非场地使用鞋,在产品领域和价格档次上都有所局限,市场上开始趋于过剩。另据了解,场地鞋(当地企业称“专业鞋”)市场有所增长。今年,一些品牌企业加大了对场地鞋市场的介入力度,晋江产的篮球鞋、足球鞋等在国内市场上拥有了一定的份额。不过,场地鞋市场增长幅度仍然不大。
资深营销人士何苦指出,众多品牌上上下下,市场在此消彼涨中洗牌。“在中低档市场这一块,已经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
更有营销界人士指出,每年的前半年,根本就没有代理商赚钱,市场已经没有高潮。在2001年前后,有的企业靠三两个款式就能拿到上万双的订货,这样的美景一去不复返了。另外,市场的主导权已经掌握在经销商手中,每年一到上货季节,经销商就大肆抛售库存。库存货的抛售挤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同质化竞争让一些企业尝到了恶果。
库存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一些企业没钱了,随之也得不到经销商的信任,在经营上已经陷入被动。
品牌“分食”基地
泉州喜德龙公司的负责人林水盘说,晋江是世界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但这顶桂冠是在生产这个环节上获得的,在市场方面,晋江鞋业必须通过商业品牌把基地的优势发扬光大。他认为,晋江鞋业的品牌战将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林说,暂时的繁荣并不表明晋江鞋业有持久的竞争力,晋江鞋业必然要经历一个品牌整合生产资源的过程。在将来,陈埭运动鞋品牌不可能是群雄并存,大的市场份额会落到几个主导市场的品牌手里,而整个生产基地将主要为这些大品牌服务。一部分既不能创出品牌,又缺乏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的小厂将会被淘汰。林说:“大品牌会整合好当地的企业,就像当年的耐克整合台资企业一样。”
目前,晋江制鞋企业已经有了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5个“中国名牌产品”,在创牌方面,晋江鞋业已经有了一些成绩。但将来的国内市场,是不是晋江品牌的天下,还很难说。
按林的理解,品牌整合生产资源是一个趋势,但基地可以为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服务,如果晋江企业不能把牌子做硬,掌握基地的品牌就不一定是“晋江籍”,而可能是“美国籍”、“欧洲籍”或者“日本籍”。
胶着状态
近年来,晋江鞋的外贸利润一直在下降,据了解,做外贸,一双鞋的利润大约在2.5元上下。而一些给当地知名企业代工的工厂,其利润也能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水平,据晋江某代工企业透露,个别款式的加工利润能达到4元。
晋江有制鞋企业数千家,据泉州市鞋业商会有关人士估算,目前,晋江鞋厂中给内销企业加工的工厂占20%,如果加上外贸,则大约有65%的工厂在做代工。
对于几家第一梯队的企业的品牌地位,在晋江仍然有着大批的挑战者。自安踏、德尔惠等企业推出体育用品专卖店后,一时间效仿者众。
胶着状态不容否认。目前,晋江鞋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普遍不强,各厂家尽管都开发了上百个品种,但各个品牌的产品差异很小,市场上能够走得好的品种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其他的大部分款式都没有好的销路,低水平的重复生产是造成产品积压的主要原因。晋江鞋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不是根据订单生产,在开发新产品时盲目自信,季节没到就有几十万成品放在那里,等季节来了开始铺货的时候,才发现很多款式其实卖不动。而经销商也“狡猾”得很,除非你的产品在市场上真的销得好,否则他们不会冒险去选某个款式一次进上几千双。
另一个糟糕的现象就是,很多企业在出现库存压力的时候,就不惜伤害经销商的利益,开始在各个市场低价倾销。而这个时候,许多外贸公司又以做外贸为名,到处收购厂家的库存,然后以更低的价格在国内市场狂轰滥炸。经销商的进价可能是40—50元,而外贸公司的收购价可能只有20—30元,于是,一个品牌的价格体系完全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