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即日起对来自中国的劳保鞋进行反倾销调查。一旦“反倾销”调查发现的确以低于生产成本价在欧盟市场上“倾销”,欧盟将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鞋征收高额关税。不仅如此,种种迹象表明,欧盟随后还会将反倾销调查的矛头指向出口量更大的纺织面料鞋和皮面皮鞋,此举将涉及中国大部分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企业。
欧洲鞋业衰落找理由
近年来,中国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的同时,多舛的命运根源在于欧盟一些国家将制鞋业的衰落和危机归结为是“中国低价倾销造成的”。
今年4月15日,在布鲁塞尔结束的第二届世界鞋业大会上,来自世界鞋业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的100多名代表关注同一个问题:中国是机会还是危机?质疑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质疑一:中国鞋业市场对外封闭。一些代表发言说,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鞋类产品出口国,因此抢占了本应属于欧洲的市场份额,造成欧洲的出口产品大量下降。但中国对鞋类进口征收高关税,导致欧洲鞋很难进入中国市场。
质疑二:中国鞋类产品低价倾销,造成欧盟制鞋业失业率提高。欧洲代表认为,中国鞋类产品以相当于原材料的价格进行倾销,而且越来越严重,中国向世界出口低价鞋,导致欧洲有史以来鞋的年产量首次低于8000万双,比上年减少11%,2003年900家企业倒闭,失去2万个就业岗位。
质疑三:对鞋类产品出口退税是变相补贴。有些代表指出,中国目前还存在出口退税,他们认为这就是补贴,虽然已由15%降至13%,但还是造成了不平等竞争,而且认为这种补贴是不应该存在的。
“欧洲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是竞争对手,已对本国的制造业造成很大影响,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更大的损失。”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淑华认为,欧盟制鞋业在对我国鞋类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保持十分警戒的同时,并没有从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走出困境,都将欧盟各国制鞋业的衰落和危机,归结为是“中国低价倾销造成的”。
“量升价降”确实有问题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有各类制鞋企业2万多家,出口企业超过5000家。中国皮革协会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制鞋总产量近7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53%以上,鞋类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0%以上,在资源、劳动力、价格等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
中国皮革协会紧急应对小组负责人卫亚菲说,我国的鞋类出口一直以“量大低价”取胜,大多属于中低档产品,缺少品牌,出口价格较低,这就使鞋类出口一方面频繁容易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而另一方面,我国制鞋企业出口能赚取的利润却少得可怜。
目前,我国鞋业生产能力过剩,出口企业数量过多,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普遍存在着短视的行为。一方面,企业不注重科研、开发、设计,多以来样加工或以相互模仿、抄袭为主,很少投入必要的资金研究、开发产品,很少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搞系列的市场调查、分析等。这种状况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信息不灵通、产品设计式样滞后、花色品种单一、舒适性差等问题,致使出口档次提不高,价格卖不上去,总在中低档市场徘徊。而中低档市场也已面临越南等新兴鞋类生产国的竞争,鞋类出口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一些出口企业不练内功,反而采取降价应对。一些新的出口企业为挤入国际市场,多以低价策略为先导,另外,“外商招标”压价成风也使得鞋价无法提高。
“从正面看,如果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实施反倾销,限制出口量,将直接促使中国鞋类制造企业向中高端的产品领域进军,所以从积极的角度讲,欧盟的抵制也是机遇。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一定会加速中国由制鞋大国向制鞋强国的转变。”(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