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7 14:52 来源 温州视线
央视惊现明永乐青花“热水瓶”
造假者利用电脑打印的“故宫保管”字样包装来迷惑收藏者
网友ps青花电视机:大大地讽刺“央视热水瓶”
央视热水瓶闹了一个低级笑话,在上周六晚上播出的《寻宝走进晋江》栏目中,惊现明永乐青花“热水瓶”,明永乐青花热水瓶都有了,青花电饭煲电磁炉也快出土了,更高级青花笔记本是不是也该出土?
据说央视热水瓶是郑和下西洋用过的,不知道郑和有没有用过青花手机,青花笔记本,既然有了青花热水瓶,起码要厨房用品一整套呀,青花电饭煲、青花电磁炉也要配套嘛。
郑和下西洋,用明永乐青花热水瓶,带上青花手机,海上探险查资料用青花笔记本,闲暇之余听听周杰伦的《青花瓷》,这样才算和青花热水瓶搭配。
明代永乐青花热水瓶底款: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当有关专家指出这件所谓的官窑瓷器是赝品时,这位雷人的持宝人还不愿相信。
这么低级的赝品,甚至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真假的东西,被一些人视为“国宝”而收藏,不读书真可怕。
造假者抓住的是人们“捡漏”的心理,因而在编造故事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将自己藏品的身价提高,除了在“热水瓶”底下加款之外,在没有办法为藏品本身“美容”的情况下,还会为其制作美丽的“衣服”。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谓“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封条以及专用盒子放置的玉器、瓷器。
虽然这些玉器、瓷器一看就知道是赝品,但因为有了漂亮的“外衣”,许多涉世不深的收藏者往往会为其埋单。近年来有关故宫以及故宫文物迁移的纪录片非常多,其中就涉及了“清室善后委员会”,以及迁移中使用的包装盒和封条。于是,造假者看重了许多收藏者也在观看这些纪录片的“契机”,纷纷推出了这些带有精美包装的藏品。这些盒子和封条基本上都采用了做旧的手段,看上去十分逼真。这些盒子和封条并非没有漏洞,在文字的使用上虽然参照了当年的历史,但在表述上有差异,如“故宫善后委员会”实际上并没有最终的称呼,在一些文字和标志上,基本上都是采用电脑打印,一看上去就与当年的有差别。
收藏者最为重要的就是摆正心态,千万不能以捡漏的心态去收藏。越是希望以便宜的价格买到收藏品,越有可能被不法商家所利用。另外,读书很重要,你要玩古玩,不懂中国历史,你就是瞎子。
编辑: